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央企“十三五” 究竟怎么变?

2016-12-09   365电力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在总资产、利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进入“十三五”,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和央企的“十三五”规划有了新的布局。...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在总资产、利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进入“十三五”,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和央企的“十三五”规划有了新的布局。

  《国资报告》综合对比国家和央企的“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国企改革、央企发展目标、央企具体任务三方面入手,分析央企“十三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之间“不变”的延续,以及新时期下“变”的创新。

  截至“十二五”末,中央企业总资产达到47.6万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2.9万亿元,利润1.2万亿元,国资保值增值率达106%,世界五百强由38家增至47家。

  进入“十三五”,央企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那么,面对未来的五年,央企将如何继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记者通过对比国家和央企的“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发现国家正有序调整央企的脚步,使其进一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关于国企改革:全面深化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到现在,金融危机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实体产业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进步,而恐怖主义问题、地缘政治问题等进一步恶化,导致了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扩大。相应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国企,在深化改革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有新的变化。

  记者对比国家的两个“五年规划”发现,都将国企改革放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章节进行阐释,并且都提及了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问题,不过,“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更加全面,并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今年2月举行的国资委十项试点媒体通气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早在2014年7月,国资委就在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今年推出的“十项改革试点”,则将方向聚焦在了部分重要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

  此外,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国企改革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本回报,防止国有资本流失;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形成基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

  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上述提法也都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国资委也均在积极推进相关试点工作。相信“十三五”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入,央企将贡献更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此外,在国企改革的其他方面,也有一些调整和变化。比如,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是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如今,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分类管理工作已经陆续展开,因此,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按照不同类别(商业类、公益类),对国企提出了不同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这也正是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的佐证。

  关于发展目标:重提做大

  在新的经济和改革形势下,央企的发展目标也有所调整和变化。

  比如,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的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家“十三五”规划则提出,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能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从强调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到强调做强做优做大,体现了新的经济和改革形势下,国家对央企要求的变化。

  央企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也体现了这一点。央企“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国资委相关领导指出,做强做优是对每一个中央企业提出的要求,具体来说要做到“四强四优”,“四强”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就是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而央企“十三五”规划的提法则是,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十二五”是做强做优,“十三五”是做强做优做大。对此,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局长邓志雄解释说,在国资委开始成立时期就提出中央企业要做大做强,“十一五”时期强调做强做大,“十二五”时期强调做强做优,到了“十三五”时期把这些结合起来,做强做优做大。这其中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为什么重提做大?这在根本上是由“十三五”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意义决定的。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承担这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长远的、世界的视角去考量国企特别是央企该如何发展,如何发挥好决胜阶段的顶梁柱作用。这就要求央企必须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必须培育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打造一批处于国内外同行业翘楚地位的跨国公司。”邓志雄说。

  关于具体任务:内涵变化

  从做强做优,到做强做优做大,央企两个五年规划的发展目标有了调整,相应地,在具体任务方面,两个五年规划也体现出了不同。

  央企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是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相比之下,央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是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开放合作、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加强党建六大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企“十二五”规划中,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一起,被作为实现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保障。而在央企“十三五”规划中,则将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党建作为抓手和着力点,从国家出台的政策,到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也对这两项任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可以想见,在“十三五”期间,这两项工作将作为央企改革和发展的新重点。

  另外,一些任务虽然被再次提及,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央企“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均提及了科技创新问题。央企“十二五”规划的提法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转化、应用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相配套的梯次研发结构。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十三五”时期,国际竞争新趋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央企“十三五”规划对科技创新问题的阐释也有所变化,对其作用和价值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瘦身健体”等等。

  “走出去”也是央企“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共同强调的重点,但提法上也有所不同。央企“十二五”的提法是,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培养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开放视野,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文化全球化。深化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掌握国际竞争规则,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在央企“十三五”规划中,则增加了对“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强调。2016年6月,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国资委相关领导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准确把握形势,主动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好骨干中坚作用。

  对于在创新和“走出去”方面的内涵变化,邓志雄表示,央企“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和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这是央企实现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跨国公司的关键路径和具体要求,要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依靠国际化经营延伸发展空间,形成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格局。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雪儿)

上一篇:城市与污水——中国主要城市水处理大数据报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推荐

塔吉克斯坦最大火电厂投产 系中国新疆企业承建

塔吉克斯坦最大火电厂投产 系中国新疆企业承建

由中国新疆企业特变电工承建的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首都热电厂二期8日竣工投产。至此,...[全文]

电力市场化改革 建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是未来方向?

电力市场化改革 建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是未来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再次驶入“快车道”。在发电侧市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