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核电公众认知待刷新 1颗脱落螺丝钉致1000万损失

2015-04-03   365电力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在渤海辽东湾东侧的红沿河核电站,在海风习习中,人们在这个有上百个足球场大小的核电站生活区里来来往往,神态自若。这看上去与外面的世界并无太大区别。...

  在渤海辽东湾东侧的红沿河核电站,在海风习习中,人们在这个有上百个足球场大小的核电站生活区里来来往往,神态自若。这看上去与外面的世界并无太大区别。

  不过,核电站主控室里则是另一番光景。五六名工作人员在集中精力地盯着电脑显示屏,根据上面变化的数据来操作那些比飞机驾驶舱里数目还要繁多的机关按钮。

  无声运行中的核电站正在向当地输送电力。

  “把这个数字记下来。”在主控室的一间工作室里,值班长像是在驾驶一架准备着陆的飞机,他手指显示屏,提示正在做记录的员工们“再核对一遍”。

  3月17日,国家已经同意该核电站二期工程的两台核反应堆投入建设。一期工程四台机组也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发电,其年发电量是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的1/3、2012年辽宁省社会用电总量的1/6。

  中国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核反应堆有24台,在建的有25台。这24台核反应堆为中国提供了2.4%的电力,这比世界平均水平的11%少了5倍。不过,它们有望在将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可以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

  一颗脱落的螺丝钉导致1000万的损失

  “对不起。”当班值长突然转过头来,对在门外往里面观察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这里只有我们才可以进来,请您离开。”

  即便是受邀来采访的记者,工作人员也毫不放松对这里原有的规定的要求。

  这种严格的气氛是从进入核电站那一刻起就已开始。

  穿戴就绪后,记者乘坐的大巴通过第二关口。刷门禁卡和输入密码进门后,看到的便是3个高约二十层楼的钢混筒形安全壳,安全壳里面壳内是正在运行和在建的核反应堆。反应堆装有燃料组件,燃料包壳内的“芯块”低富集度铀通过可控式裂变反应产生巨大热量,热量被冷却剂带出,最终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

  “安全壳非常坚固,”讲解人员说,“就算是直升机往上撞也没事。”

  安全壳四周设有两层高约2米的铁网,在这个区域里,几乎没有行人,因为那些身着灰白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是通过地下长廊进出工作区的。

  核电站从外到里,分为绿区、蓝区、黄区和红区。越往里要求越严,没有相应的技术资质是不能进入的。

  记者继续来到了第三个关口,开始进入核电站的主控室。又是层层的安检:刷IC识别卡,输入密码……

  现在,记者进入了主控室。主控室由值班长、副值长、反应堆高级操纵员,汽轮机高级操纵员、辅助系统操纵员和系统隔离经理负责值守。

  “整个核反应堆的命运是由他们掌控的。”讲解人员说,他们在主控室里随时监控反应堆的运行状况,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调节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作出响应。

  走进四层楼高的主控室的过程中,记者看到,这里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钢铁管道,颜色不一的电线,大小不同的开关和螺丝钉。它们组成了一个天文数字。尽管如此,一切看上去总是那么井然有序,就像是一个组装完善的电路板。

  在核电站的核心区域,没有任何人敢轻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中科院核安全所长吴宜灿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中国某座核电站,仅从反应堆容器里面打捞一颗意外掉进去的螺丝钉就要耗资近1000万元人民币。

  “反应堆内有放射性,人不能进去,要设计专门的机器人(53.190, 0.37, 0.70%)或者机械手把它找出来。而如果不找出来,万一核电站运行中出现问题,那可能就是十亿元、百亿元的损失。”他说。

  现在,他们每个人面前有四五个电脑屏幕,以及几台投影,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颜色的数字和图表。

  要成为一名操纵员,需要接受大约四年的培训,学习一百多门课程,再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笔试、操作和口试考试才能获取上岗证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上岗后就能马上独立操作了。

  最早一批核电站操纵员被称为“黄金人”,因为他们主要到法国进行培训,每人所花的费用大约相当于人体重量的黄金。不过,随着核电技术逐渐实现国产化,操纵员可以在国内接受培训,费用因此大大降低,但每人仍然花费上百万。

  根据讲解员介绍,进入核心工作区域,需得到辐射防护资格授权,简称RP证。即使拥有RP证,穿上防核辐射服,安全壳也不是平时可以随意进入的,通常是在反应堆需要换燃料或检修的时候方可进入。

  “假如有人想来袭击核电站,我相信他的失败率是百分之百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核电比火电、煤电安全

  “核电站里面到底有没有辐射?”在广东阳江核电站参观时,一位参观者严肃地向核电站的讲解员问道。

  “有,当然有了。”讲解员即刻回答,“我们生活处处都有辐射,而核电站里面的辐射则更小。”

  吴宜灿长期研究核能技术,但他并不担心核辐射对自己的伤害。“在研究和应用核能时,国家有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和非常好的防护设计,只要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它们对人体并不会产生伤害。”他说。

  吴宜灿说,人类日常活动接受到的辐射源非常多,宇宙射线是有辐射的,外边太阳是有辐射的,地上的泥土也含有放射性的物质,不同地区的辐射量也不同。而总体来说,平常核能产生的辐射,比从宇宙里接受的、从环境里接受的放射性要小得多,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吴宜灿还说,综合来讲,核电比火电、煤电、水电要安全。他说,煤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比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要高得多,这是因为煤矿具有放射性。

  来自中国广核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附近居民接受的辐射量约为0.01mSv/年,远低于医学上照一次CT所受辐射剂量。吴宜灿说,这相当于说,人们在核电站周围待上800年所受的辐射量也就相当于做了一次CT。

  “但公众并不知道这一切。”讲解员说,“这让我们很头大。”

  多年来,由于核科学属于前沿科学,公众对其知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现在真正做核能科普相关教育工作的,全国加起来不到1000人。”吴宜灿说。

  红沿河核电站综合管理部经理助理李丽娟曾向本报记者表示,该电站从建设初期开始就不断开展了公众开放日、邀请当地民众进企业参观等各种形式的核电知识科普活动。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雪儿)

上一篇:光伏产业有望成为中巴合作新亮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推荐

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政策信号

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政策信号

在盘活沉淀存量财政资金,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全文]

新电改很不彻底 离三中全会目标差很远

新电改很不彻底 离三中全会目标差很远

3月26日,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邵秉仁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国企改革没有破题在于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