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发电调度向负荷调度转变 负荷调度将替代传统发电调度

2011-12-05 14:50:02      365采购网新闻资讯中心
点击:
  “电源结构的转变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促进因素。”11月14日,在苏州召开的智能电网与先进电力设备学术交流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锡凡提出,能源革命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变化,适应智能电网建设的负荷调度,将能够改变目前采用的传统发电调度模式,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革命。

  发电低碳化+工业电气化

  王锡凡表示,到205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到8000亿吨,从2010年到2050年的40年间,粗略估算全世界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0亿吨。减排基本途径将来自发电低碳化、可再生能源、核电、CCS开发利用和运输、加热(制冷)、工业电气化等产业的变化。“概括就是发电低碳化+工业电气化”。

  “一般情况下,新能源发展要先转变成电能才能加以利用。”王锡凡认为,这样就使得电源结构发生变化,电能用户及用电量显著上升。“与此同时,智能电网的重要促进因素就来自电源结构的转变。”近来,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DECC)研究并提出了能源过渡的6个可行性方案,基本目标是到2050年至少减排二氧化碳80%。每个方案包括逐年能源需求、电源结构、能源供应和减排过程。英国过渡方案的电源结构情况是不加CCS的火电2050年前全部停运,电源基本由可再生能源、核电和有CCS的火电构成。因为,CCS技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发电成本为核电一倍,所以经济性欠佳。

  王锡凡认为,我国电源发展方向应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大力加强CCS方面的研发工作,二是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三是强化核电研究和建设。

  发电调度向负荷调度转变

  王锡凡通过分析能源革命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之后,认为一些关键技术设置的存在,预示着电网运行革命可能到来。比如可再生能源基本上都是不可控的电源;依托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动汽车产业,则可能成为可控的负荷。

  “目前电网运行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发电调度方式,发电出力可控,开停可控。”王锡凡表示,发电调度根据负荷预测,解决机组开停、经济运行、最优潮流等问题。

  电力平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问题,电力调度则是解决电力平衡的手段。智能电网的特点是吸纳大量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与用户互动。王锡凡表示,为实现系统平衡,负荷调度就成了智能电网的重要标志和功能。“因为发电调度是电源可控、负荷不可控,负荷调度则是负荷可控、电源不可控。”在王锡凡看来,未来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将有明显的增加,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出力是不可控的,利用常规电源控制不一定经济,所以,采用负荷控制可能更合理。

  “有一部分负荷的用电时间是灵活的,如加热、制冷、电动汽车等,以及储能设备。”王锡凡表示,利用这些可控负荷追踪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出力变化,调度负荷来平衡预测的风电、光伏等的出力曲线。
英国能源过渡方案中,预测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300太瓦时,2050年交通耗能600太瓦时,汽车占80%,其中电动汽车占80%。简单推导汽车年耗电能600×0.8×0.8=384太瓦时,大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00太瓦时。由此得出,电力系统可调度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采用负荷追踪发电的方式,满足功率平衡。

  王锡凡对此判断,采用负荷调度的方式追踪不可控电源的预测出力曲线,可能是一种未来电力系统调度的有效补充方式。

  市场和电价作用重要

  智能电网负荷调度的效益如何?王锡凡认为,负荷调度可以降低新能源并网的费用,降低电网损耗,降低发电机组的备用容量,提高输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投资。

  负荷调度中,智能电网是操作平台,电力市场是运营平台,电价是负荷调度的驱动力。由于调度对象多而分散,每个调度对象可控功率很小,通信手段和发电调度不同,调度命令不同,所以需要智能电器、智能电表、双向通信网络作基础。

  “只有大力促进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智能电网才能发挥作用。”王锡凡表示。

  负荷调度分为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削峰填谷、调节输电网潮流等种类。王锡凡认为,面对电源结构复杂化的趋势,必须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作用,通过竞价、电价、辅助服务和过网费等手段,保证负荷调度运营。“调度职能应属事业单位”。

  目前负荷最优调度模型也表现为模型复杂,计算量大。“需要克服可控负荷量、输变电容量和安全、电压质量等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为网损最小。”王锡凡表示,削峰填谷在算法上容易实现,属于单节点问题,调节输电网潮流,将给电力系统分析带来较大挑战,是多节点、多时段问题。

  谈到负荷调度对可靠性的影响,王锡凡以北美可靠性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负荷特性的改变、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更新等相关依据,认为负荷调度可靠性可以乐观预期。

  因为峰谷电价、实时电价是负荷调度的驱动力。“我国电价改革应树立长远科学的目标。”王锡凡说。

上一篇:测试仪器呈逐年上升态势和在教育市场广泛应用
下一篇:山西电网负荷屡创新高是气温降低还是经济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