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智能电网大力发展 利好售电前景可期

2015-07-30   365电力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市场经济国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电网”的垄断模式,解决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电力能量,这在世界大型经济体内还没有先例,也不可能无限延续;...

  【2015年全球智能电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凭借充足的日照,近年来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异军突起。如今,这里又吸引了诸多为太阳能发电提供配套储能系统的供应商,纷纷将旗下家用和商用储能技术带入这片大陆。

  据报道,澳大利亚已经成为全球屋顶太阳能板安装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光伏产业协会2015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澳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装机总量已经突破4 吉瓦。澳大利亚统计局也表示,澳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安装了屋顶太阳能。预计2040年前,澳大利亚将有一半的家庭用上自家屋顶太阳能板发出的电力。

  外来投资争相进入

  如此庞大的太阳能发电基础带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国内的储能市场价值可达240亿澳元,约合180亿美元。特斯拉、LG、松下等诸多储能电池供应商因此纷纷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寻求机会。

  其中,特斯拉在电池领域的合作伙伴松下公司,已经于今年6月,同澳大利亚发电商兼零售商Snowy Hydro旗下子公司Red 能源、昆士兰政府所有的Ergon 能源以及ActewAGL三家公共事业公司签署协议,合作进行屋顶太阳能配套储能系统的项目。

  松下公司表示,电池储能可以帮助太阳能家庭用户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这既能帮助减少峰值用电量,同时又能节约能源成本。松下开发的储能系统能够帮助屋顶太阳能提升大约30%的供电量,公司希望可以借此“为安装屋顶太阳能的家庭提供可靠、高效的电力供应”。该公司还计划于今年10月在澳大利亚开卖自己的储能电池。

  LG化学公司(LG Chem)则提出,在2015年8月把最新的储能技术应用到澳大利亚市场。该公司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坦言,希望能够获得澳大利亚30%的市场份额。据LG化学预计,未来两年内,澳大利亚储能业将增长15倍,需要安装超过3万套储能系统。

  与此同时,三星SDI公司正与澳大利亚Origin能源公司合作,测试其储能设备,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另有来自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公司,也正在与澳本地的AGL能源公司进行储能领域的合作。

  全方位条件支撑

  彭博新能源财经指出,到2040年,澳大利亚太阳能电力市场大约可以吸引3.7万亿美元的投资,因此也将带动该国储能产业迎来一轮长足的发展。

  分析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集中了投资者所有想要的条件:长时间高强度的日照、高昂的能源价格、低廉的融资成本。这简直就是储能产业发展的一片沃土。”

  此外,澳大利亚储能业还得到了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今年的政策调整中,保持了对住宅及装机量小于100千瓦的商业太阳能的扶持机制。政策的支持加上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得澳大利亚储能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澳大利亚光伏产业协会的资料显示,“太阳能+储能”的运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澳大利亚开阔地区的供能“新标准”,在澳西部地区,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甚至成为能源供应的主流模式。

  据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计,到2040年,有约一半的澳大利亚家庭将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储存这些来自太阳能的电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特斯拉墨尔本营销经理希思˙沃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据他透露,特斯拉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和澳大利亚本地电力公司或是太阳能开发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储能电池。

  不过,业界也有一些担忧。调研机构指出,电池储能也面临一些障碍,比如储能的成本、维持可靠电源所需系统的规模等等,这些有时也会令一些消费者打退堂鼓。

  “虽然每个人都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很好的新兴市场,但是我不能确定,究竟有多少人会真正购买电池。”Origin能源公司董事总经理格兰特˙金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会看到大量的用户抛弃电网转用储能电池么?我的答案是:不会。”

  业内人士则表示,储能电池成本的下降、电费的上涨,以及将电力回卖给电网税费的降低,都会切切实实推动澳大利亚储能产业的发展。松下澳大利亚常务董事保罗˙里德也乐观地表示:“储能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影响产业发展速度,但是储能产业确实将给澳大利亚能源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此,电力行业资深人士评论指出,《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厘清“智能电网”概念,明确原则、重点任务与方法至关重要。今后无论是现代电网,还是智慧电网,“一些过去似是而非的提法可以休矣”。

  据了解,当前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能力,同时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次《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重点也是围绕“建立健全网源协调发展和运营机制,全面提升电源侧智能化水平;增强服务和技术支撑,积极接纳新能源;加强能源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等问题进行布局,而最终我国的智能电网,就是要构建一张“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的能源互联网。

  能源战略彻底转型

  我国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始于2009年前后,当时全球正在掀起一轮智慧地球热潮。受此启发和影响,我国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也陆续加入到这一行列。由于缺少参照和借鉴,最初的智能电网,概念模糊、设计超前,模式及规模甚至远大于互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算是国内最早开始实施智能电网布局的企业之一,其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已经十分接近国家两部门提出的智能电网实质性内容,但以特高压为主的特定内容又使其似乎偏离智能电网的核心。

  在最近一次的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上,国际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理事会理事武建东表示,我国智能电网在2009年之所以做不起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是把它作为科技创新、科技示范的概念来讨论,如果要把智慧能源推到另外一个高度来讲,就必须上升为国家战略。

  武建东所说的另一个高度是指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已经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 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决心用48亿吨标准煤来实现大约100万亿元的GDP总量,“未来几年,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能效问题,能效革命与智慧能源、智能能源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一个概念作为国家战略配合整个战略转型来实现”。

  武建东指出,在此蓝图下,中国能源将在六个放开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的彻底转型,包括放开电力、油气等能源网的竞争;放开油气、电力竞争性环节价格;放开能源企业投资项目;放开资源勘探市场;放开能效;放开能源技术创新等。

  同时,在放开基础之上,对中国能源体制、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进行大规模、颠覆性的重组,大规模重组以后,有望在2020年前后出现一个比较新的能源体系。

  智能化趋势不可改变

  能效的合理控制和利用将是未来电网的最基本特征所在,而在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之下,“互联网+能源”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指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进入新的加速期。2020年之前,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在2010~2020年阶段,电力需求平均增长2.8%,电力消费弹性系数0.9,到2020年之后,终端各领域电能对传统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的替代进程将明显加快,风电、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攀升,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逐渐加速,2020~2030年、 2030~2040年电力需求增长率会达到3.3%和3.8%。

  展望未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2020年水电将达3.5亿千瓦,风电2亿千瓦,太阳能1亿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核电5800万千瓦,加起来7.3亿千瓦左右,再往后到2050年清洁能源可能达到30亿~60亿千瓦的开发规模,这将对未来电力系统的构建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能源网络的互联信息化已经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根据《指导意见》,未来我国的智能电网需具备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

  据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计,通过智能电网,我国将逐步建立并推广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实施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能源消费新观念,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打造一个从“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到“提升输配电网络的柔性控制能力”,再到“满足并引导用户多元化负荷需求”的互动用电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国内企业早已发力。国网公司计划年内将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安装智能电能表6060万只,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同时还将组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包括新能源开发工程、支撑分布式电源应用工程、促进便捷用电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工程、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和提升电网智能化工程等。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雪儿)

上一篇:三北地区弃风现象严重 风电布局向中东部偏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