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时脉搏 关注行业热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四川电缆瞄准新能源领域,突出重围“放长线”

2023-06-20   365电力采购网新闻中心
 点击:
导读:  四川电缆瞄准新能源领域,突出重围放长线  在我国机械工业细分行业中,电线电缆业按产值计仅次于汽车制造业,居第二位,目前国内年产......
  四川电缆瞄准新能源领域,突出重围“放长线”

  在我国机械工业细分行业中,电线电缆业按产值计仅次于汽车制造业,居第二位,目前国内年产值已超万亿元。同时,线缆行业也是当下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这片红海里,已聚集了上万家相关制造企业,其中川企约300家,但尚未形成一家头部企业。

  如何摆脱低端竞争?

  抢先一步,专攻细分市场

  “在国家‘双碳’ ‘新基建’战略下,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光伏电缆等绿色新能源产品有广阔市场机遇,但必须要‘抢先一步’,才能占领行业高地。”

  近日,位于成都现代工业港的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各条生产线不停运转,铜材经过拉丝、绞线、挤塑等多道工序,变成一根根电缆,整齐地缠绕在轮盘上……

  和生产车间的繁忙一样,该公司董事长陈素清近期行程密集——刚刚结束在广东深圳的考察,她又急着拜访省内合作方。“今年大家都在抢订单,一刻也不能停。”

  “这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在企业展厅,陈素清指着一根如拳头般粗的电缆向调研组详细介绍,“这种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具有柔性高、抗撕裂、耐腐蚀等优点,在-40℃低温下正负1440°持续扭转不少于6000次,在常温或高温60℃下正负1440°持续扭转不少于1万次,性能水平远高于普通电缆……”

  正是凭着研发这款产品的相关技术,鑫电电缆公司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然而,18年前,这类当下热门的新能源电缆却属小众产品。2005年,该企业为何会提前“预知”这一市场?

  陈素清道出原委——当年,这类电缆还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但随着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鼓励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企业嗅到了商机,“我们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合作,克服缺乏试验设备和行业标准的重重困难,在国内率先研发出1.5MW到5MW的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选择将产品做到极致、占领细分市场的还有另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的防火耐火电缆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即便火焰温度达950℃,还能持续通电3个小时,且不会产生烟雾和有毒物质。”在新蓉电缆公司,总经理李红燕说道。

  “早年间,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意识到提高线缆安全性的重要性,并从2010年起就开展科研攻关。”李红燕介绍,防火耐火、绿色环保电缆如今已成为该公司拳头产品,年销售额超5亿元。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战略正是少数线缆企业能突出重围的秘诀。在国家“双碳”“新基建”战略下,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光伏电缆等绿色新能源产品有广阔市场机遇,但必须要“抢先一步”,才能占领行业高地。

  企业如何迎头赶上?

  快人一步,抢占产业新高地

  “在一些产业项目上给予中小企业政策倾斜,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从而在抢占产业新高地上快人一步。”

  线缆企业数量众多,如何引领行业风骚?“既跟行业特点有关,也受市场竞争机制影响。”多位行业人士表示。

  从行业来看,线缆种类繁多,按照结构、材料、用途等划分,可达上万种,再加上行业技术门槛不高,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高度分散,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即便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目前年产值也未超过500亿元,市场份额不足5%。

  “线缆运输成本较高,线缆企业存在明显的运输半径,中小企业很难开拓外地市场。”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周凯表示。此外,当前市场竞争机制下,先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更有规模优势。“沿海地区线缆企业发展更早,通过规模化、数字化生产,率先实现了规模效益,生产成本更低,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企业如何才能迎头赶上?周凯认为,企业应该尽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当前,沿海地区企业已加快智能制造步伐,以此推动产业升级。以国内线缆产业规模最大的江苏宜兴为例,当地198家线缆规上企业中,有74家已是省级以上智能制造标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生产效率。

  一方面,智能电缆已成为新趋势——“在电缆中内嵌芯片、传感器,可以让电缆具备智能感知能力。”周凯解释,电缆负荷过大、电流过大、温度过高,都可以通过芯片进行实时监测。“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电缆的智能化、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电缆或将成为电缆行业的蓝海。”

  另一方面,如聚丙烯(PP)绝缘电缆等环保电缆,能实现电缆使用寿命终止后材料回收再利用,具有低碳、环保等特点,也被行业看好。

  目前,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已成功研发出智能芯片电缆产品。对于中小企业,既缺研发资金,又缺科研人才,如何才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对此,周凯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比如在一些产业项目上给予中小企业政策倾斜,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从而在抢占产业新高地上快人一步。”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丹丹)

上一篇:2022年特变电工企业国、南网市场中标情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推荐

1-4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4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4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2023年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全国26个省...[全文]

大数据赋能供电服务

大数据赋能供电服务

大数据赋能供电服务  电力大数据是能源领域和宏观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服务国...[全文]